学院简介
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创始于1948年,先后经历本溪工科职业学校的采冶科、本溪钢铁学校的钢化科和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、辽宁科技学院的冶金系。2010年,为适应二级管理体制,撤系建院,成立冶金工程学院,2022年更名为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。
学院现有冶金工程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金属材料工程、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,其中冶金工程专业为省级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,并于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钢铁冶金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。
学院实验中心下设40余个实验室,总面积5800平方米,设备原值4000余万元,其中有材料与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冶金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平台,拥有蔡司扫描电镜、德国布鲁克光谱直读仪、德国布鲁克X射线衍射仪、真空感应炉、两辊热轧机、四辊冷轧机等大型设备。学院现有辽宁省低品位非伴生铁矿优化应用重点实验室,本溪市材料质量检验及钢铁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,冶金产品开发、设计、检测、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铸造产品研发、设计、检测、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个省市科研平台;有辽宁科技学院-本溪北营钢铁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,辽宁科技学院-辽宁恒通冶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钢铁深加工产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;有冶金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,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现代产业学院2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。
学院现有教师57人,专任教师49人,实验教师4人,教授6人,副教授25人,博士教师36人,具有博士后经历的6人,博士在读1人;具有海外留学、访学、工作经历的7人。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。教师中,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人、千层次人选3人,省创新人才3人,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,省级教学名师1人,市三八红旗手1人。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3.5%。
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,坚定实施就业“一把手工程”。2022届56名(243人)本科生考取研究生,升学率为23.05% ;2023届53名(255人)本科生考取研究生,升学率为20.78% ;2024届47名(256人)本科生考取研究生,升学率为18.36% 。学院各专业近三就业率逐年上升,分别为89.71%、91.31%和94.96%。人才适应行业需求,就业质量不断提高。近年来,毕业生行业就业率逐年升高,近三年考取专业领域研究生人数占总毕业生总人数20%以上,行业企业就业率占毕业生总人数50%以上,超70%以上毕业生留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。
学院始终坚守为钢铁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,立足冶金行业,面向产业升级,服务振兴发展,深化产教融合,为钢铁企业培养一批批“用得上、留得住、下得去、离不开”的钢筋铁骨高质量人才。